網路成癮防治專題

  • Chiao

課程名稱:網路成癮防治專題
教師:柯慧貞
開課系級:心理系碩士班臨床心理組一年級

一、課程目標

1.認知面:

認識科技成癮(遊戲成癮、社群網站成癮、手機成癮)之診斷、成因與後果及防治(臨床專業人培訓)。

2.技能面:

透過問題導向學習法與Design Thinking步驟,學習同理中小學生及其家長(服務對象),找出其需求問題,並透過問題釐清與定義、發想服務方案與商品設計,及測試方案與改進的步驟完成方案實作(社會實踐家培訓)。

3.情意面:

透過PBL翻轉教學與服務學習將所學知能與技巧應用,以增強健康上網、健康用科技之預防策略思考與科技成癮評估與科技成癮高風險群的介入等專業知能之應用能力、以及對社會問題的關懷以及利他價值的培養(社會關懷家培訓)。

二、合作機構:中亞聯大網路成癮防治中心
三、具體服務內容:

1. 協助中亞聯大網路成癮防治中心推動「幸福不迷網-幸福家庭工作坊」計畫,進行幸福家庭工作坊的團體輔導。

2. 協助中亞聯大網路成癮防治中心推動「網癮高風險學生篩檢及介入」,由修課學生透過課堂教學、反覆演練及督導,再針對問卷篩選過後網路、網路遊戲、手機、社群網站等3C成癮高風險族群進行會談,修課同學結合課程所學應用於實務。

四、服務效益:

1.對亞大的效益:提升學生學習動機、自信、成效,並達成教育目標。

2.對服務學生的效益:

(1)從做中學強化學生對於網路、網路遊戲、手機、社群網站等3C成癮問題之分析與解決策略專業知識、技能及態度的學習成果。

(2)學生的專業知能透過實作顯著成長,增進網路成癮的篩檢與辨識,提高晤談的專業度。
(3)促進學生自我成長,包括:團隊合作、反思能力、問題解決、自信與成就感的並透過小組討論,激盪出問題解決方式,對於專業理論與技巧更加深度了解。

(4)透過服務強化學生的社會關懷與利他價值之公民素養培育。

3.對服務對象的效益:透過網路行為問卷調查與宣導:能讓學生了解自身的網路使用情形與相關身心健康狀況,幫助學生更瞭解自己的數位科技使用行為與態度,培養健康上網的好習慣。
4.對服務機構的效益:增加學生對服務機構的目標與功能的認識,了解網路成癮防治中心於社區服務的連結與重要性。